top of page

【工藝揭秘】豪華遊艇為什麼這麼貴?Princess Yachts背後的匠人精神 (Part 1)

已更新:4月9日

從 Princess S80 的誕生,看見價格背後的每一層工藝。

很多人看到一艘動輒幾千萬甚至上億台幣的豪華遊艇,心裡的第一個疑問大概都是:「遊艇為什麼這麼貴?」是金箔馬桶?是鋪滿柚木的甲板?還是甲板上的香檳冰桶?

但真正懂船的人會告訴你:最貴的地方,是你看不到的。

英國遊艇品牌 Princess Yachts 邀請 YouTube 頻道 Aquaholic 的主持人 Nick Burnham 進入他們普利茅斯的核心工廠,拍攝一艘全新 Princess S80 從無到有的製作過程。我們在這篇文章中,帶你走進這間每年只生產兩三百艘豪華遊艇、卻擁有 3,000 多位員工、六座廠區的製艇巨頭,看看一艘豪華遊艇的「價格」到底是怎麼構成的。

這不只是造船,更像是一場技術、工藝、人力與空間的綜合考驗。


這篇文章帶你走進全片 36 分鐘的內容核心,不只分章節整理,更深入解析一般觀眾忽略的細節,讓你真正了解:豪華不是虛華,而是用千層工藝堆出來的實力

公主遊艇造船基地
Princess Yachts 造船基地

豪華的背後,是一間「不效率」的公司?

Princess Yachts 是英國本土最具代表性的豪華遊艇品牌之一。他們的工廠集中在普利茅斯,總共七個製造基地,加起來超過 110 萬平方英尺,相當於 20 個足球場。而且全部都專門用來手工生產遊艇。

可能很難想像,Princess Yachts 每年只生產 200~300 艘船。平均下來,一艘船從開工到完工,大概要花上 35,000 小時的人工工時。所以嚴格來說,這是一間效率並不高的公司。 但也正因為「不量產」,他們才能維持近乎精品級的製程。

今天看到的那艘 Princess S80,就在這樣的節奏下誕生。

Princess Yachts 遊艇模具
Princess Yachts 遊艇模具

一艘船的誕生,從打造它靈魂的模具開始。

走進 S80 的製造現場,首先映入眼簾的不是船,而是一個比船還大的東西:1 : 1 模具。

這艘船的船體模具長達 80 英尺,是一比一的內模,用來生產底殼結構。這模具不是隨便用來翻幾次就丟,它會陪著這款 S80 的整個產品生命週期。

而這也是為什麼它得這麼精準。Princess 為了確保模具表面完美,使用的是大型 5 軸 CNC 加工機製作原型,誤差控制在 ±1mm 以內。模具設計也有個特別限制:不能有任何「倒角」,也就是所謂的 undercut——這是因為灌完樹脂後,整艘船要能完整地從模具中「拔出來」,否則卡住就報廢。

這樣一組模具的造價,保守估計也得數十萬英鎊起跳,有時甚至超過一艘入門型號船的售價。


Princess 南廠(South Yard)前身為皇家海軍的造艦基地,正因具備這種空間與設施,才能製造 80 英尺以上級距的大型船體。

深V船殼
深V船底設計、樹脂灌注

結構的靈魂不是鋼,而是泡棉與空氣

模具準備好之後,接下來進入正式的建造階段,也就是我們所說的「層壓製程」。

Princess 採用的是玻璃纖維加泡棉夾心的複合結構,再用真空灌注技術(vacuum infusion)完成樹脂滲透。這是目前高階遊艇最主流的製法。

講白一點,就是先把幾層玻璃纖維布和泡棉夾在模具裡,再蓋上密封袋,抽真空後灌入精準比例的樹脂。

聽起來不難?但其實門道超多:

  • 灌得太快,會有氣泡或未飽和區(會脆)

  • 灌得太慢,泡棉會先變形或脫黏(會扭曲)

  • 樹脂多一點,船會變重;少一點,結構會有問題

工廠內部人員提到,有些大型區塊預估需要精準灌入 600 公斤的樹脂,而且過程中不能中斷。這不是技術而已,這是門精密的「數學」。

而那層泡棉,更不是發泡膠或保麗龍,而是名叫 Corecell 的高密度芯材,來自航太與軍工領域,兼顧輕量、抗壓、絕緣與形穩,單價高得驚人。這也是為什麼 Princess 敢用這種材料鋪滿整個水下結構——其他品牌通常只用在甲板或非受力區域。

所以說,豪華遊艇的成本,很多都是這樣「藏在牆壁裡的泡棉」和「你看不見的灌注數據」裡面。


這一套流程讓 Princess 的船體重量更輕、強度更高,也更安靜,真正體現「看不見的豪華」。

公主遊艇

把一艘幾噸重的空殼吊起來,不是靠勇氣,是靠計算

灌注結束、船體固化後,最關鍵的動作是:把船從模具裡脫出來。

Princess 的做法是:先在船體內黏上幾道臨時肋骨,再用起重設備吊起整艘船,慢慢從模具中拉出。

這過程如果哪裡沒算好、膠沒黏緊、角度錯誤,整艘剛完成的殼就可能裂開。主持人 Nick 在現場看著工人操作時忍不住問:「你們就這樣吊起來,希望它別爆開?」

但 Princess 可以做到,代表我們對結構剛性、模具精度、膠接強度的掌握都非常有信心。一艘這種等級的遊艇,從這一步就開始測試品牌對品質的底氣。

Princess Yachts 工程師

強度不是靠外表,而是靠「你看不到的骨架」

從模具中脫出的船體,其實就像一顆蛋殼,看似完整,其實裡面什麼都還沒有。

下一步,是安裝結構加強系統——也就是「骨架」。

你可能會問:玻璃纖維這麼硬了,還需要加強?

答案是,要。 因為一艘長達 80 英尺的船,在高速航行中會受到劇烈的剪力與扭力。如果沒有在船底和艙體加裝縱肋與艙壁,整艘船會像寶特瓶一樣有「扭轉感」。

Princess 使用預製的肋條,搭配結構膠與精密定位,將骨架系統一一固定在船體內部。這些肋骨的分布設計,並不是靠經驗,而是透過 FEA(有限元素分析)模擬出來的結構設計結果。


也就是說,當你坐在 S80 的沙龍裡喝著香檳的時候,那份「穩定感」其實不是設計師給的,是工程師算出來的。

Princess Yachts線束廠房
Princess Yachts 線束廠房

給整艘船一套「神經系統」:線束與電氣準備

可能以為,等到船體脫模、肋骨裝上,整艘船已經「長好了」,但其實它還像是一副還沒裝神經的軀殼。

從影片後段開始,我們看到一項非常容易被忽略、但成本與技術都極高的環節:電線束(Wiring Harness)製作

Princess Yachts每艘遊艇的線束都是完全手工製作、獨立編號、專案對應的。這些線束不是像家電那樣用量產化的模組,而是針對每艘船的配置——客戶選了幾台螢幕、幾組燈具、幾台空調、什麼品牌的導航系統——全部重新設計佈線。

這些線路製作時並不在船上施工,而是在廠區內的電氣部門,由技師站在巨大的架板前,一條條把線依照圖紙長度剪下、壓接、標記、綁束,甚至還會先做電氣測試,確認所有電路閉合正常後才會送到船上安裝。

很多人認為「電線就接一接而已有什麼難?」但在船上,尤其是有上百個用電點的豪華遊艇,電氣系統其實是最難標準化、最難維修、也最怕出問題的環節之一。

所以 Princess 才會選擇用這種最傳統但最穩定的方式,來打造一艘 S80 的神經網絡。

公主遊艇

結語|你以為的豪華,是表面;真正的價值,是對每一個細節的極致追求。

在這支影片裡,我們看到的,其實都還只是 S80 製造的第一階段:模具、層壓、脫模、結構、佈線。

它還沒有引擎、沒有窗戶、沒有傢俱,也還沒下水做海試。但光是到這一步,就已經投入了數十萬英鎊的成本。而這些投入,幾乎沒有一樣,是消費者肉眼看得出來的。

這就是豪華遊艇的世界。

它不是奢華,而是精準。不是浮誇,而是執著。當你看到一艘 Princess S80 靜靜地停在碼頭上,千萬不要以為那只是個「有錢人玩具」。它其實是一座工藝的總和,是幾百位工匠、設計師、工程師,花了上萬小時的心血,層層堆起來的奇蹟。


🛠 下一篇,我們會繼續進入 Princess 的組裝線,看看這艘空船怎麼安裝引擎、內裝與機電系統,成為真正能駛向海洋的夢想之舟。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